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国内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产品的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很低,定型产品较少。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对主要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城市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通用设备的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设备目前已达到高度现代化水平,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系列化和成套化,已构成门类齐全、商品化程度高的水处理设备工业。水处理单元设备,如沉淀、过滤、萃取、吸附、微滤、电渗析等已形成专业化规模生产,品种、规格、质量相对稳定,性能参数可靠,用户选择十分方便。
城市污水成套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随着工艺的成熟而趋于专门化、成套化。与水处理相配套的风机、水泵、阀门等通用设备已逐步实现专门化设计,并组织生产,以满足特殊需要。水资源紧张、水体富营养化、饮水安全导致废水深度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厌氧处理技术重新引起重视,促进了厌氧处理设备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尽管国产污水处理设备有出口,但总的来说,出口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出口的类别、品种和地区较窄,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相关企业综合效益普遍偏低。除少数企业外,多数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设备成套和工程承包能力弱。能够承担污水处理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的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比较适应的开发、制造成品领域,从事单机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国产污水处理成套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较弱。操作培训、售后服务等工作亟待加强。
市场是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关键。只有相应调整了利用外资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培育和发展国产设备市场。建议在适当利用外资的同时,规定一定比例使用国内外合作制造或国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