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市场需求和现实状况的差距,显示出污水处理的巨大潜在市场,但在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市场投融资体制下,资金短缺无疑是制约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瓶颈。要全面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将潜在市场转为现实市场,关键在于改变现行单一的政府投资和运营管理模式,拓宽投融资,实现投资多元化。
虽然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正在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总量逐年增加,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但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且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
因此我国应完善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监管体制,创建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扶植国内环保产业发展,推进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投资3000亿元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由此迎来高速发展期。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90%,我国污水处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国家鼓励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将对污水深度处理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污水处理建设的严峻形势,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较低的现状,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建设、运营投资均带来巨大投资空间。
以科技为先导、加大长期科研投入、注重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形成独立自主的开发体系,这无疑是设备产业的技术进步之路。但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分工合作已成为主导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知名公司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所提供的成套设备,通常也含有20%~40%的国际合作成份。我国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
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测绘、仿制的水平上,应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系统引进国际知名专业公司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质量管理机制,尽快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产品群,满足迫在眉睫的市场需求。由此兴起的我国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将会超越一个发展时代,迅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